端午連假出遊有2個可怕的景象:❶疫情後的報復性旅遊,處處都是遊客;❷熱!本來遇到這種天氣我們都乖乖躲在家,但為了親友團,我們鼓起勇氣、動身前往台東/成功吃海鮮。沿台11線花東海岸南下,車很多、但不至於塞車,算可接受。但是「熱」這件事,真沒辦法,全程與汗水共存~免不了的。

路過長虹橋時,應觀眾要求下來看看,所以冒著正中午的日頭,欣賞了一下橫跨秀姑巒溪的長虹橋,也參觀了一下奚卜蘭遊客中心。說真的以往還真的沒有好好欣賞長虹橋和秀姑巒溪的風景呢!(不過這次因為太熱,也不能說看得很認真啦)

長虹橋橫跨秀姑巒溪,北邊是港口部落、南邊是靜浦部落。現在這座艷紅色的是新橋,橋面上有快、慢車道、腳踏車道和行人專用步道,並設有八座觀景台(好完善啊),在景觀台上可以俯瞰溪谷、遠眺出海口、運氣好時還可以看到舟艇。



秀姑巒溪是東部第一大溪流,從花東兩縣中間穿過,最有名的是「泛舟」了吧。不過泛舟起點是從秀姑巒溪上游的瑞穗鄉開始,沿著溪流,橫切過海岸山脈,一直到下游的豐濱鄉長虹橋這裡為終點。可想而知,「水刀」橫切過海岸山脈,所以沿流風景壯觀。

前幾年似乎是水量的關係,泛舟產業似乎有點沒落,但還是持續經營,據說2019年有5萬多人。從瑞穗出發,到終點長虹橋,中途會穿過奇美部落。這一段的溪流….可說是峰迴路轉?

溪水在穿越海岸山脈時,同時也沖刷兩岸的石灰岩,呈現出許多長相特異的奇石。早年花蓮文人遊覽到此,將這些超大、白色的奇石命名為「萬物相」,因為每個巨石都長的奇奇怪怪,後來被選為花蓮八景之一:「秀姑漱玉」。

我們正午豔陽下用懶人法拍照,出海口這些白白的巨石,應該也算是「秀姑漱玉」吧!XD~對啦~好像沒有很大、沒有很扭曲……不過很白啊!畢竟到了出海口,總會圓滑一點吧……







南岸的靜浦部落,也是阿美族部落。

奚卜蘭遊客中心「新太平洋一號店」2015年開幕,是由東排灣族的青年謝聖華所設計。整棟建築物以白色為底,在外層以鋁格柵編織成遮陽板,象徵著秀姑巒溪溪床上的石灰岩塊。嗯~這遮陽板的造型,的確有點像姿態奇怪的「秀姑漱玉」。


遊客中心小小的,提供周邊景點資訊,有一區小賣場,也有簡單飲食(茶葉蛋之類,沒注意)。這次真的是熱得要命,無心慢慢逛,不然在遊客中心前吹吹海風、眺望海景&紅橋,那多愜意!好吧~下次再說,下次想來逛逛靜浦部落,不過當然啦~絕非炎炎夏日的正午時分……